近期,从多个渠道以及经销商处了解到,飞天茅台的批发价正持续走低。近年来,酒类行业出现了“酱酒热”,茅台作为带头大哥,价格更是“水涨船高”,一路飞天,近乎“封神”。
不过今年以来,“酱酒热”逐步降温,茅台价格也逐步走低。茅台还能下跌多久?茅台神话会不会就此打破?
飞天茅台跌破2700
行情显示,以21年的原箱飞天茅台酒为例,从去年最高的3800元一瓶,跌到如今的3000元一瓶,跌了将近800元,跌幅21%。21年的散瓶,从去年最高的3200元一瓶,跌到如今不到2750元一瓶,跌幅15.6%。
从2020年的5月份开始,到如今,两年时间,散瓶茅台价格“重回”2700元以下。对此,业内人士众说纷纭。
此前曾报道,国台国标酒“很大一部分”不是被消费者喝掉的,而是囤积在经销商的库房里。拿货,屯酒,升值。拿货,上市预期,股权暴赚。这就是前几年,国台酒能够爆发式增长的核心逻辑。但是,去年公司主动撤回IPO,上市预期一下子落空了。导致经销商集中抛售国台国标酒。“价格一下就崩盘了”,甚至价格比出厂价还低。
茅台1935成安全垫
必须挤掉茅台酒价格的“泡沫”。
丁雄军上任后,多次提出“营销体制和价格体系改革”,直面长期困扰茅台的“价格双轨制”难题。要让“让茅台酒回归商品属性”。
他坦言,“改革不是一蹴而就,不是简单说调一调出厂价、变一变终端价,作为管理层我们要考虑得更加长远、着眼于未来。”将着力规范原有渠道,探索发展新零售渠道,优化品牌价格体系,着力让茅台酒回归商品属性。
不光说,还有实际行动。
2021年中秋国庆“双节”期间,茅台在终端市场投放了更多的量,还进行“空瓶换购”和试点“开瓶消费”。之后,茅台取消了旗下茅台国际大酒店“订房购酒”活动。而后又取消100%拆箱政策,给市场带来震动。同时,公司升级电商渠道、扩大直营等措施均开始显示出成效。
此后,飞天茅台的价格持续下滑。
资深白酒专家、中原基金大消费执行合伙人晋育锋指出,目前价格回落是正常的,但不可能回到指导价,没有利空支持,2000元是底线。第一,供给端供不应求的基本关系没有变;第二,消费端的消费热度、消费心理、消费场景、礼品和面子属性没有变。
有茅粉收藏者表示,就目前的下跌价格来说,还不够塞牙缝的。什么危机没见过啊?下跌反而会促使他们多买几箱,反正又不急着出,总有一天,价格会再度涨回去。飞天茅台的金融属性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。
邹文武指出,价格可能回落到2500-2600之间。因为有“茅台1935”这个安全垫。“茅台1935”主要是为了调剂飞天的市场价格加的一个“塞”,等于是飞天的一个护城河。既牵制了飞天不至于被炒作上天,又保护了飞天的价格地位,使得其他品牌无法与飞天竞争,注意力全部放在1935上面了。
不得不说,茅台这招——高明。
提价预期再度升温?
更直接的增厚上市公司利润的方式是——提高出厂价。这两年,要求茅台提价的声音不绝于耳。
2020年7月16日,铁杆茅粉但斌转发文章《突发,人民日报痛批茅台,意味着一个时代要结束了》时表示,“价格的双轨制是产生腐败的根源,现在市场价2500左右,出厂价969,零售价1499。巨大的价格差,是导致腐败的根本原因。应该提高出厂价至市场价附近,消除“价差”才能根除腐败,也能给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!”
那么,茅台究竟何时提价呢?
资深白酒专家、中原基金合伙人晋育锋指出,茅台提不提价,面临诸多需要权衡的地方。
一是丁雄军上任时间太短,敢不敢此时在万众瞩目下涨价;
二是茅台镇酱酒自2019年以来飞速狂飙,陷入混战,去年3季度以来已有部分中小酒企已开始降价。此时如果茅台涨价,则有可能稳住整个茅台镇酱酒价格大盘,但茅台是否乐意承担这个责任;
三是自2022年起,茅台酒供应量将大幅提高。在供应量大幅提高时,涨价是否为最佳选择?
不过,茅台提价的预期确实提高了。
丁雄军上任后,曾表示:“从市场角度看,茅台酒终归是商品,价格形成遵循市场规律,受供求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,脱离价值规律本身是不科学的,茅台会遵循市场规律,呼应市场信号,反映合理价值。”
丁雄军要让茅台“反映合理价值”,也即是说,目前的价格并未反映合理价值。
目前,茅台1935,出厂价788元,零售指导价1188元;真实市场价1500元。
飞天茅台,出厂价969元,零售指导价1499元;真实市场价2700元。
对比来看,出厂价相差181元,零售指导价相差311元,但是真实市场价相差1200元。